“ | 有朋自远方来,鞭数十,驱之别院。 | ” |
——某古文恶搞 |
![]() | |
基本资料 | |
萌属性名称 | 鞭、鞭子 |
---|---|
萌属性类别 | 近战冷兵器 处刑工具 |
相关萌属性 | 蛇腹剑 |
![]() |
鞭,通称鞭子,是一种通常被当做低杀伤性钝器的道具,也是ACG次文化中的一种萌属性。
最早的鞭子或许是远古时代,被古人类利用起来的坚韧藤条或柔软树枝。这种工具因为杀伤力较弱且击打时的痛感较强,因此一直以来都被用作驱赶牲畜以及奴隶使用。由于鞭子在大力挥舞时甚至能拉出音爆[1],这使得它拥有了一种十分独特的威慑力。
随着人类历史逐渐发展,法律的概念也逐渐成熟,鞭子也就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成为一种普遍被使用的刑具——很痛,但不至于伤筋动骨,对一些罪行不重的罪犯再合适不过了。时至今日,在诸如新加坡等的一些国家地区,鞭打仍然被列为法定惩处方式。
对骑马的人来说,有一根能管控马匹行为的鞭子同样也是很重要的,因此专门诞生了一种马鞭。如今的马鞭,主体部分一般是一根弹性的细杆,一端是握把,另一端是击打用的小拍子。
除此之外,教师们上课时用的指挥棒,通常也称作“教鞭”。以教鞭对犯错的学生施以体罚早就是常事了——当然,随着历史的推进,这一现象也在逐渐减少。
在传统文化中,鞭子被赋予了“激励”的内涵,因此也诞生了诸如“鞭策”、“快马加鞭”这样的词汇。
而在武术界,鞭子有了不同的定义:软鞭和硬鞭。
软鞭就是我们印象中的那些鞭子,保留着树枝或藤条的物理特征,一般用绳索、皮革等制成,手握的一侧编织紧实组成手柄、或额外固定一个手柄,有时候末端会有一个很小的配重球。
硬鞭则拥有两种解释:
对第二种硬鞭,如果把它的分节抹平,变成一根平滑的棱柱状或棱台状棍子,那么它就称之为“锏”。从这个角度上讲,锏就和硬鞭是同源的,也无怪乎古人会像刀剑那般,把这两类武器并称为“鞭锏”并一直沿用至今。
顺带一提,印度历史上还出现过一种亦剑亦鞭的奇门武器,称之为Urumi,在汉语中通常称之为印度软剑。在一些中国的文学作品中也有对于软剑的幻想,沈括也在《梦溪笔谈》提及了一把可以高度卷曲后放入小盒子的软剑。
虽然一些软鞭会安装和绳镖类似的刀刃或尖刺状配重,但二者仍然是不同类型的武器。
绳镖,主体是那个镖,然后再用绳索控制走向和收放,把那个镖去掉就只是普通的一根绳子;软鞭,装配重主要是为了提高可控性和杀伤力,但没有配重也往往一样用,不妨将其视为一种软的棍棒。
和现实一样,在古近代背景的作品里,皮革或绳索制的鞭子往往是奴隶主和执法者的惯用装备。延伸到现代背景,则经常被抖S角色用来折磨抖M角色——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前者如果是女性,则具有女王性格的概率会很大。同时,此时用马鞭的概率也很大。
探险家、猎人类型的角色有时也会使用一些很长的长鞭,并不只是用于战斗,还经常用于攀爬和抢夺,用起来就如同手的直接延伸一般灵活。在紧急情况下,这些长鞭还可以充当救生工具。
一部分科幻作品中还会出现和光剑类似的“光鞭”,以及基于电击器的“电鞭”。一部分奇幻作品当中,也存在真正由闪电凝结成的“闪电鞭”(不是马保国的)、基于剑的“蛇腹剑”(也常见于一些武侠作品),以及木能力的能力者直接控制植物生长构造的鞭子。
由于在宏观结构上和鞭子相似的物品有很多,因此许多作品里也不乏拿类似裤腰带、锁链、传动链这样的物品,临时或干脆长期替代鞭子的案例。
现实生活中,在绝大部分现代国家,即便是父母也不可随意鞭打自己的孩子或他人——这可能会触犯相关法律。
不管采用何种鞭打的方式,以下的部位是不可以作鞭打的。这些部位包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