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基本资料 | |
道具名称 | 汉:坦克 英:tank 日: 韩: 德:Kampfpanzer 瑞典:Stridsvagn |
---|---|
道具别名 | 水柜 英(英国军队原代号): 汉(旧称/台湾地区):战车 德(旧称):Panzerkampfwagen |
道具种类 | 载具、武器 |
道具用途 | 军事用途 |
相关作品 | 《坦克世界》《命令与征服系列》《使命召唤系列》《战地风云系列》等 |
相关道具 | 步兵战车、自行火炮、反坦克炮
|
坦克,是一种现实存在的武装载具、最常见的陆基作战平台之一。
坦克是现代陆上作战的主要武器之一,主要用来与对方坦克或其他装甲车辆作战,也可以压制、消灭反坦克武器、摧毁工事、歼灭敌方陆上力量。坦克一般装备数挺防空(高射)或同轴(并列)机枪和一门中口径或大口径火炮(有些现代坦克的火炮甚至可以发射反坦克/防空导弹),是凭火力进行作战的经典体现。
其实坦克也是天敌最多的陆战武器,甚至有的坦克制造厂也同时研发反坦克武器自产自销的例子也不在少数,反坦克能力成了各国陆军的一项重要能力。虽然坦克在发展,但坦克自身的发展速度实在是追不上反坦克武器的发展速度,而且坦克会陷入防护性和越野能力不能兼得的二悖论难题中。
不过鉴于暂时还没有一种武器平台能继承坦克的地位,因此即使坦克难以抵挡众多反坦克武器的轮番轰炸,它们也仍然会继续活跃在一线战场上。(其实大部分陆地反坦克武器的战损比还是不如坦克的,除非伏击成功。对坦克威胁最大的是空军,但那就是友军制空权和防空系统的事了。)
随着反坦克武器的发展,坦克的基甲有时并不能有效的抵御它们,于是便出现了各种外挂式的反应装甲,目前主流的反应装甲基本分为爆炸反应装甲(ERA)及非爆炸反应装甲(NERA)。NERA与现代主战坦克的复合装甲结构类似,是多种材料组成的三明治结构装甲板,对破甲弹射流和长杆穿甲弹都有一定的防御效果,“豹”2A5炮塔正面的楔形装甲模块就是NERA某些图片里看见的“空心奶罩”其实就是块铁皮,真正使用时是用复合材料来填进里面的。顾名思义,ERA就是利用爆炸来防御来袭火力,早期的ERA基本就是纯粹用冲击波来冲散金属射流的“装炸药的铁盒子”,对动能弹的防护基本没有,于是后来便发展出了使用抛板(如“接触-5”)或自锻破片(如“化石”)的重型ERA,意在射流或长杆穿甲弹击中主装甲前将其破坏从而大幅削减穿深。
有钱的军队还会给坦克装备上主动防御系统,面对来袭的反坦克导弹时会在短时间内发出主动防御弹将来袭目标拦截。没错,拦截产生的爆炸同时也容易跟ERA一样干死身边的友军步兵(这么说来,童年游戏《重装机兵》系列里战车的迎击防御系统也是很科学的。)
有钱的军队还会给坦克装备上自动武器站(遥控武器站)——以前坦克炮塔顶部的高射机枪都是由乘员钻出来,手动操纵射击的,这样的话等于没有装甲防护,直接裸露在战场上对于乘员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地狱猫车长酝酿情绪中(《少女与战车》表示炮弹是伤不到美少女的)。所谓自动武器站,就是指在坦克的炮塔顶部再部署一个小型炮塔:这个炮塔由坦克兵在车内操作,通过监视器和热成像等等一系列探测设备来控制这个自动武器站进行开火。有的自动武器站可以自动甄别目标后第一时间开火,不需要乘员手动操作。但是很贵。所……所以……《重装机兵》里坦克的装备比坦克还贵也……也是有道理的……
坦克里面还有显示屏你甚至可以在里面看番……
轻型坦克是早期坦克的一种类型。早期坦克是按照战斗全重和火炮口径来分类。重10~24吨,搭载的是重量和尺寸相对较小的小口径主炮,主要用于侦察、警戒,也可用于特定条件下作战。轻型坦克是是相对于传统中型和重型坦克而言的,外形小、重量轻、速度快、通行性高的战斗坦克。
中型坦克是早期坦克的一种类型。早期坦克是按照战斗全重和火炮口径来分类。除具有较大的破坏威力外,坦克炮的命中精度也很高,西方世界认为中型坦克重25~42吨,苏联人认为中型坦克重28—42吨,火炮口径最大为105毫米,用于遂行装甲兵的主要作战任务。中型坦克是比较灵活的多用途坦克,能够胜任如侦察、支援、甚至攻击等多种角色。
重型坦克重42~80吨,火炮口径最大为130毫米,主要用于重装甲突进以及支援中型坦克战斗。其特点是火炮口径大,炮管长,攻击力大。由于车体较大,重型坦克有能力搭载比轻中型坦克更大更重的主炮,因为坦克火炮口径大,意味着它对任何目标的杀伤能力都更强。同时,重型坦克车体装甲厚,抵御炮击的能力强。重型坦克外形庞大重量惊人且不但拥有重型装甲和强力火炮,使每一辆重型坦克都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主要弹种是尖头或钝头穿甲弹、榴弹。
超重型坦克是在军备竞赛中设计或制造的产物,虽然一些超重型坦克被制造出来,但由于缺乏越野性能、策略流动性以及机件可靠性等缘故往往并不实用。
为目前各国重装甲力量的主干。“主战坦克”这一概念由北约在冷战时期提出,被认为是拥有中型坦克的机动、重型坦克的火力和防护的“万能坦克”然而爆1这种看上去像是轻坦的高速脆皮也属于MBT。由于需求不一样,各国主战坦克的性能都有一定程度的不同。
空降坦克是通过飞机等空中运载工具和降落伞空运到敌人后方的坦克。它是空降兵的重要突击武器,可以引导伞兵或支援伞兵迅速穿插,突然抢占敌方的军事要地,也可以作为活动火力点和伞兵组成防御体系、扼守已攻点和军事要地,并为伞兵提供防护和乘车战斗的条件。空降坦克装备于空降部队和快速反应部队。空降坦克依照成员投放方式可以分为人车分离空投和人车一体空投两种,其中人车一体空降这种操作难度和风险极高,哪怕是俄国人也仅仅出于测试目的只实行过几次,现在基本都是人车分开投放,乘员落地后再去寻找已经落地的车辆登车。另外,运输机低空不降落卸载所运载的坦克(美军等常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空降坦克的作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出现过基于空降坦克思想的飞行坦克。飞行坦克本身不具备飞行能力,由运输机拖拽至目标临近地区后释放,利用本身的重力势能滑翔到目的地。这种飞行坦克装有大型的滑翔翼,可以人车一体投放,并且在落地后能迅速形成战斗力。历史上的飞行坦克有苏联的A-40/KT-40、日本的特三号战车等,但由于实用性欠佳而无一例外废弃。
现在,起到“飞行坦克”的作用的作战单位主要是武装直升机,具体请参见对应页面。
喷火坦克是二战至越战时期出现的坦克衍生型。与常规坦克的主要分别是它把主炮或机枪移除,改为射程可达数十米的火焰喷射器。但由于作战模式转变加上喷火器的使用有其限制,越战后逐渐式微,以至于现在没人在坦克上装喷火器了。俄罗斯曾用T-72的底盘加上多管火箭发射器造出了TOS-1,但那玩意儿就是个火箭炮。
两栖坦克又称为“水陆两用坦克”,意指“无需使用辅助设备及能通过水障碍的坦克”,部分轻型坦克及经改造的中型坦克有此功能。
从命名就能看出,这类坦克是工程兵的座驾,担负的主要是战斗破障、扫雷、架设桥梁等工程任务。一般由普通的坦克底盘或者坦克整车进行改装而来。
步兵坦克是英国在二战以及二战之前使用的坦克分类。设计理念来源于海军的装甲舰,以坦克来为步兵近战火力支援及突击用途,具备较强的火力与装甲,但速度很低。而现代的步兵坦克则在坦克基础上加装载员舱而成,其特点是既保留了坦克的强大火力和装甲防护,又可作运兵用途。仅见乌克兰在T-72和T-84的基础上研制出两种现代步兵坦克。以色列也曾将多款坦克改装成可搭载步兵,以机枪代替火炮,火力不及主战坦克的坦克,因此严格来说现代的步兵坦克只能称为重型步兵战车“世界最强重步战”梅卡瓦除外,这玩意只要把次级弹药架清空腾出位置后就能塞进一队步兵然而载弹量会大打折扣,只剩下炮塔内的少量弹药,而且步兵只能坐简易吊篮上,很不舒服。
巡航坦克又名巡洋坦克,亦是英国在二战以及二战之前使用的坦克分类,混合了海上的巡洋舰及陆上的骑兵概念,具有高移动速度及良好越野性。
包括了传统的轻型坦克和专业的侦查坦克,前者有中国的62式坦克,后者有英国的蝎式侦察坦克,主要特点是较轻巧而方便在崎岖地形部署,并为了大部队作斥侯的侦察任务。为了方便运输,其中一部分更是两栖坦克如俄国的PT-76和空降坦克如美国的M551,M8装甲火炮系统。俄国的2C25章鱼坦克可以空降,同时也有两栖性能。
因为侦察坦克的数量需求较小,所以常倾向使用步兵战车相似的底盘,如俄国的BMP-1和法国AMX-13,美国的M3布雷德利骑兵战车。
英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德国:
苏联:
日本:
美国:
英国:
法国:
意大利:
波兰:
捷克:
瑞典:
匈牙利: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新西兰:
美国:
苏联:
联邦德国(西德):
民主德国(东德):
英国:
法国:
意大利:
中国:
日本:
韩国:
瑞士:
朝鲜:
印度:
以色列:
瑞典:
美国:
俄罗斯:
英国:
法国:
韩国:
日本:
中国:
朝鲜:
意大利:
德国:
乌克兰:
波兰:
以色列:
瑞典:
指苏联的KV-2坦克。
其实这个叫法是讹传出来的。最开始是德军戏称这种坦克为“厕所头”,因为它的炮塔形状很像当时德国街头的单间公共厕所。久而久之,“厕所”就讹传成了“马桶”。
二战期间,美军拿着M1步枪开着M4坦克;而冷战后期至今变成了拿着M4步枪开着M1坦克。对今日的军事爱好者而言,回望历史,两个时代的M1和M4相映成趣,于是诞生了这样一个简单的梗。
从中国的59式坦克的长寿和不断被魔改衍生出的梗。
2015年5月17日,日本陆上自卫队霞浦基地开放日期间,一辆90式坦克在展示机动性时突发故障,现场检查后确认为变速箱破损。事发时变速箱里的红色润滑油喷了一地,仿佛坦克在大出血。这一揪心又滑稽的场面被当事人们拍下后在网上迅速传播,一名日本画手紧跟时事,迅速创作了一幅90式坦克的娘化形象裙底飙血的画作,极其生草。
事实上这是个谣言。很多故事都声称,一艘德国潜艇在大西洋击沉一艘美国运输舰时,一辆谢尔曼坦克被炸上了天,最后不偏不倚砸中了那艘选择了上浮确认战果的潜艇。事实上,根本没有证据证明这种事发生过。
不过由于这个谣言传得太远,导致基本上没法被忽视,因此有些人也会在作品里玩一玩这个梗。《战舰少女》就为这个虚假故事特地出了一个装备,分类是“强化部件”。
来源于一名网友公开的个人QQ聊天记录:TA在聊天中,误把“哈尔的移动城堡”打成了“哈尔科夫的移动城堡”。
哈尔科夫是苏联的一座城市,现隶属乌克兰,曾经是苏联坦克重要的出产地。苏联解体之后,乌克兰仍然在哈尔科夫搞出了T-84“堡垒”主战坦克。“堡垒”坦克,“哈尔科夫的移动城堡”,这不巧了吗?
至此,“哈尔科夫的移动城堡”就成了T-84的代名词。
由于苏联坦克存在燃料和弹药集中堆放、灭火抑爆系统性能不佳等问题,导致其被击中后极其容易殉爆,经常出现炮塔被炸飞的情况。海湾战争之后,“被炸飞的炮塔和乘员”几乎成了苏联坦克的刻板印象,因此有人结合苏联历史上载人航天屡屡失败的情况,创造了这个梗。有时也被简称为“飞头”或者“苏系特色“。
在反坦克导弹和火箭筒、无坐力炮铺张开来前,步兵反坦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流行文学时常出现步兵把手榴弹扔进炮口或车门的操作,这并不现实——除非车组犯低级错误,否则没有合适工具是轻易无法从外面打开车门的;而且PLA已经在珍宝岛冲突期间对苏军的T-62坦克用实践证明手榴弹即使扔进炮口也没多大用,得上爆破筒。当然,ACGN作品从不乏人形高达,倒也不是不能把手撕坦克合理化。
因为坦克的防御性能,在电子游戏中引申为战法牧体系中“战”的含义。详见条目坦克(游戏术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