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娘百科欢迎您参与完善军事类条目☆Huu~Ah\(^O^)/ 萌娘百科军事相关条目正在建设中,欢迎有编辑意向的朋友加入萌娘百科历史军事原型编辑组编辑群:
1035855750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欢迎正在阅读这个条目的您协助
编辑本条目。编辑前请阅读
Wiki入门或
条目编辑规范,并查找相关资料。萌娘百科祝您在本站度过愉快的时光。
该页面包含敏感内容,可能不受到某些人欢迎。为了萌娘百科的良好环境,一切修改请以遵守中立性原则为前提,避免添加不客观内容。
编辑本条目请尽量中立、客观、慎重,贸然进行无意义的编辑战或者破坏将导致您受到惩罚,萌娘百科感谢您的理解与合作。
 国民护卫队就是一支典型的伪军部队
|
基本资料
|
用语名称
|
伪军
|
其他表述
|
o奸(如“汉奸”等) 皇协军 o伪部队(如“日伪部队”等) 二鬼子
|
相关条目
|
战犯 叛徒
|
本条目用于简述伪军这一军事理论概念。
概述
伪军,按照当代定义,即由侵略国家组织占领地人民组成的军队。伪军组建的目的一般是维持敌占区及其周边治安和镇压反抗运动,总的来说就是协助侵略者进行、完成侵略行为。
理论上伪军不能独立承担正面作战的任务,一方面是因为在武器上肯定不如正规军,另一方面,伪军由于是被侵略的民族,必然被抵抗组织所渗透,其忠诚无法保证。
二战期间在中国出现的“皇协军”等日伪部队就是一类典型的伪军,它由侵华日军组织,人员皆为向其投降的中国军人和占领区内的中国平民。除此之外,纳粹德国吸纳被苏联驱逐的旧贵族拥护者而组建的军队也是一种典型的伪军。
伪军、伪政府称呼曾一度被滥用,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称当时其不承认的南越、大韩民国军队为伪军。但从理论上,内战不宜用此称号。
历史
从有战争开始,就有叛徒。基本上任何一个阵营——不论国家、部落、宗教团体还是别的什么形式的阵营——在遇到战争时都有反对者和叛逃者。但伪军这个概念的正式诞生,可能没有那么早,毕竟按照春秋战国时代、或欧洲的中世纪的主流价值观,帮其他贵族作战并不是一件多么可耻的事情。
最早的伪军可能是汉代的南匈奴。
二战中,中国有数量巨大的伪军,当然其他国家的伪军组织也并不少。
现实中的伪军组织
中国
- 伪满军队:主要由清代遗老和投降的东北军组成,是伪军中较为积极的,曾参与淞沪会战。
- 伪蒙军队:主要由投降的东北军和蒙古族人员组成,特点是全军均为骑兵,曾多次参与对山西方向的作战。
- 伪华北治安军:又称“皇协军”或者“伪华北绥靖军”,标志为五色五星大盖帽,名义上受汪伪政府管辖。抗日剧中的伪军大部分为此类。
- 汪伪和平军:又称“伪和平建国军”,主要活动于中国南方。
- 台湾青年志愿军:非典型伪军,二战后期日本由于兵源紧张而在台湾地区大量募集志愿者参战,多以小队形式划入日军作战序列,主要参与对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地区的作战,比较著名的有“薰空挺队”、“高砂义勇队”等。民间一般称为“台籍日军”。
- 代表人物:李光辉、李登钦
- 除此之外,日本在二战前期也曾小规模从台湾募兵。与之相对地,朝鲜地区的募兵规模更为庞大,这些朝鲜人大多加入了关东军。
- 伪自卫队:日本组织的民兵。
东南亚
- 缅甸伪政府军:又称“缅甸义勇军”,非典型伪军,因为缅甸在战前是英国殖民地,日本为了打击英国,在毛淡棉等地发动了学生、工人运动,所以缅甸人将日本人视为“解放者”,组织部队配合日军在东南亚地区作战。
- 印度国民军:情况与缅甸类似,曾协助日军在英帕尔战役作战。
欧洲
- 维希法国军队:情况十分复杂,法国的投降主要是政治原因(对英国的反感,对内战的恐慌),所以大部分法军在美国的拉拢下迅速反正了。
- 俄罗斯解放军:二战后期德国组织的俄罗斯军队,主要成分为流亡海外的沙俄军人和投降的苏军。
- 代表人物:安德烈·弗拉索夫
- 在德国大势已去后,俄罗斯解放军在布拉格宣布起义,并向苏军投诚,希望得到宽大处理。然而并没有如愿,弗拉索夫因叛国罪被判处绞刑。
- 此外还有波罗的海三国的反苏军队,因为上述三国是被强迫加入苏联的,敌意很强,最后一名爱沙尼亚游击队员在1978年自杀。乌克兰的反苏活动也持续到了五十年代,二战时期著名的苏联将领瓦图京即命丧乌克兰反苏武装之手。
- 东方营:二战期间德国组织的伪军之一,成员是东欧、苏联的德军占领区内除俄罗斯族、德意志族以外的其他民族人员,主要负责占领区的维稳工作。
- 德国在二战期间曾根据民族成分或宗教信仰在占领区组建了多支伪军,除东方营之外,还有以德意志族人员组建的“欧根亲王山地师”,以北欧地区人员组建的“维京师”,以穆斯林群体组建的“圣刀师”等。
- 党卫军第29武装掷弹兵师:非典型伪军,又称“意大利第一武装掷弹兵师”,二战后期德国组织的军队,主要负责在意大利战场和盟军作战,成员为意大利当地的志愿者,听命于党卫军。
- 切特尼克:南斯拉夫的游击队,早期与铁托的游击队一同作战,反抗德国。后期因反共、大塞尔维亚思想倒向德国。直到1957年才被彻底解决。
- 乌斯塔沙:克罗地亚极端民族主义武装,二战期间在德国和意大利的扶持下建立“克罗地亚独立国”,对塞尔维亚族采取屠杀等行动。
(待补充)
在ACGN作品中的出现
此处仅列举几位具有本萌属性的典型人物作为示例。
此处列表只是列举具有本萌属性的几名典型人物(注)作为示例。
请不要向本列表大量添加、罗列人物。
毫无疑问,伪军总是伴随着侵略战、治安战剧情,出现在占领区和占领区周边,通常由被占领的一方当中向占领者投降的军人、或受占领方控制的平民组成。
加入伪军的人通常抱有以下两种心态:
- 对现状绝望、认为打赢战争几乎甚至完全没有可能,只希望向敌军投诚能混口饭吃。这类伪军一般没什么战斗力,也很容易被劝降、渗透。
- 出于民族认同感、信仰、宗教等原因,而坚信敌军才是该支持的一方,进而死心塌地地拥护敌军。这类伪军相对地也更加危险。这种情况也包括加入伪军后向第三方作战的,换句话说,就是“A国人做了B国的伪军后又参与了B国对C国的战役”[1]。
同时,也有一些人(尤其是特工、间谍类型的角色)选择以加入或假扮成伪军的方式潜入敌军刺探情报、暗中支援敌占区的零星抵抗力量甚至是行刺敌方高官(如果抓得住机会的话)。
在科幻作品中还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节:一方的士兵或平民被俘之后,在对方经过洗脑、身体改造等工序后,变成对方的兵力。由于这些人通常是被迫的,而且在多数作品中往往都被设计成忘却了自我、没有半点感情的战斗机器,所以不一定会被视为伪军。
那些著名的伪军部队们
那些拥有伪军身份的知名角色们
- 巴尼·卡尔霍恩————《半衰期(半条命)2》(作为17号城市反叛军成员加入国民护卫队,利用其职能暗中帮助零星市民逃出敌占区)
- 华莱士·布林————《半衰期(半条命)2》(作为向联合帝国投诚的地球人,布林是17号城市管辖范围内国民护卫队和大部分装甲核心部队的最高领导,因此可看作是作品中地位最高的伪军)
- 小游戏《二战前线2》中,在第1、2关卡中会有日伪军作为敌方单位出现,其身穿黑色长裤与白衬衫外套黑色夹克,武器为可以速射的手枪。
- 朱子明————《亮剑》原著小说(李云龙旗下的人员,因受不了日军拷打选择投降,为山本一木服务,直接导致了后来李云龙驻守的村庄被山本特工队捣毁;而他最终在特工队与楚云飞358团的交火中死于坠崖)
- 钱伯钧————《亮剑》李幼斌版(楚云飞手下的营长,受汉奸收买后叛变,后被
吕布楚云飞打死)
与伪军有关的著名故事桥段
- 《亮剑》
- 原著的小说第二章中,李云龙、楚云飞和魏大勇(和尚)假扮伪军进了日军军官平田一郎生日宴的酒席,并将所有赴会的伪军军官连同平田一郎全数歼灭。随后,三人趁乱逃离。
- 电视剧相对改编的伪军相关桥段要更多一些,比较著名有:
- 李云龙直接带人抓获一队伪军,并从对方取得与日军联络的旗语内容,从而骗过了日军的防守。
- 李云龙暗中绕过旅长,私自出兵消灭了伪军第八混成旅,缴获了一个营的马匹和骑兵装备。旅长知悉后,命令李云龙只许保留一个连的马匹和装备,其他全部上缴,否则将按军法处置他私自出兵的违纪行为。这一妙趣横生的改编桥段被广大中国观众戏称为“旅长的电话诈骗”。
- 《半衰期(半条命)2》中有大量和国民护卫队关联的剧情:
- 在国民护卫队服役的巴尼·卡尔霍恩帮助戈登·弗里曼逃脱了17号城市火车站的关卡,使他能顺利到达艾萨克·克莱纳的实验室;
- 戈登在徒步逃离17号城市期间顺利突破了国民护卫队一路上的多轮围剿;
- 当戈登营救伊莱·凡斯未果、从诺瓦矿场传送回17号城市后,首先也遭遇了国民护卫队袭击;
- 到《半衰期(半条命)2:第一章》,戈登在逃离17号城市的一路上也被国民护卫队袭击了许多次。
- 《三体》:在第三部《死神永生》中,随着威慑破除,三体以“地球治安军”这一地球伪军管理地球人类的后续去向——主要是迁往澳洲大陆,在期间负责镇压各种可能的暴动。核心目的在于为三体登陆地球做好准备。
军事话题索引 |
---|
| 也可以看看:武器拟人 • ACG军事组织 • ACG战争 • 航天 • 科幻 | | 散装的简易军事理论 |
---|
| 身份、兵种与头衔[# 1] | | | 战略与战术思想 | | | 战争 | | | 军队礼仪 | | | 军事技能与军队武术 | | | 兵器概念与知识 | | | 世界知名军队 | | | 特务、秘密警察 与情报机构
| |
| | | | 军事、兵器与流行文化 |
---|
| 常用语和 常见概念 | | | 军事梗 | 武器装备梗 | | | 势力阵营梗 | | | 名人名事梗 | | | 影视游戏 及小说梗 | | | 其他 | |
| | 亚文化现象 | | | 军事主题游戏 | | | 常见作品类型 | | | 相关创作者 | | | 相关ACGN现象 | | | 相关题材标签 | | | 现实的原型装备 | |
| | 军歌、军乐和军事宣传音乐[# 4]列表 |
---|
| 苏联/俄罗斯 | | | 美国 | | | 中国 | | | 英国 | | | 德国 | | | 法国 | | | 芬兰 | | | 波兰/乌克兰 | | | 意大利 | | | 塞尔维亚/波黑塞族共和国 | | | 日本 | | | 朝鲜 | | | 叙利亚 | |
| | 注释栏 |
- ↑ 斜体标出的为尚处概念或幻想中的内容。
- ↑ 粗体标出的为尚处概念或幻想中的事物。
- ↑ 对有短柄/无柄变种的长柄武器,用斜体标出。
- ↑ 军事宣传音乐需用粗体标出。
|
|
注释
- ↑ 典型的情况是二战时的罗马尼亚,因为领土冲突,罗马尼亚打苏联还不如投降后打匈牙利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