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种各样的步枪 | |
基本资料 | |
萌属性名称 | 汉:步枪 英:rifle 德:gewehr 日: |
---|---|
萌属性别称 | 来福枪/来复枪 |
萌属性类别 | 武器 |
典型角色 | Pyrrha Nikos、玩家角色们 |
相关萌属性 | 枪械相关:火枪、机枪、冲锋枪 步枪相关:突击步枪、狙击步枪、反器材步枪 |
![]() |
步枪是一种常见且历史久远的轻兵器,也是一种常见的ACG道具。
步枪,简单来说就是步兵使用的长枪。它是步兵常用的主战武器。通常有较长的枪管,使用高威力弹药,射程一般在300米到800之间,部分大口径步枪射程可达1000~2000米左右。
步枪由火枪中的线膛长枪演变而来。
步枪这个词是汉字文化圈内的称呼,在19世纪就出现了。顾名思义就是“步兵用枪”。
英语“Rifle”和汉语“步枪”其实并不能完全对应,尽管它们的战术意义通常是相近的。“Rifle(来福/来复)”本义为膛线,后来引申为刻有膛线的枪炮即线膛枪、线膛炮,所以无后坐力炮在英语里叫做“Recoilless Rifle”。不过,“来复”这个词只能用于称呼长枪,短枪比如手枪之类,即使有膛线,也不得以“来复”称之。时至今日,人们仍然会在文学作品里用“来复枪”指代老式的手动步枪。
来复枪最初在莫卧儿帝国(位于今印度)被制造出来,很快就投入生产,继而被运用到战争当中。来复枪作为一种单兵武器,在沿北美西部边缘13个殖民地的技术熟练的士兵中得到了应用。欧洲吸取了美国独立战争的经验,到18世纪末时,来复枪和来复枪手已经成了欧洲战争的兵器和士兵的一部分。但由于来复枪的造价较高,加之发射速度又比较慢,因此直到19世纪,来复枪在欧洲正规连级部队中还只是有选择地配备到少数部队。
至十八世纪出现了后填装式枪和十九世纪出现了定装弹药后,有膛线的枪械才成为主流,并且有枪托和长枪管的来复枪通常为步兵使用。19世纪初,英国轻步兵最先对来复枪作了改进,使之适合正规作战需要,在队形密集的滑膛枪士兵队伍中插进了少量来复枪士兵,他们的枪采用了著名的“米涅弹”——很明显,这样的来复枪手必须是遇事冷静、训练有素而且有高度纪律性的士兵。由于他既能单兵作战,又能在密集的队列中进行射击,因此实质上相当于后来所谓的全能步兵中的士兵。
在骑兵时代,骑兵和步兵一样用着线膛长枪,只不过通常要相对短一截。作为二者的区分,“Rifle”一词用来特指步兵款的线膛长枪,而骑兵款的,称之为“Carbine”,在汉语中称呼为“骑枪”、“马枪”或“卡宾枪(卡宾)”。也就是说,卡宾枪最初是被看作一种独立武器,而不是简单地改短步枪。
缩短枪管的主要目的是保证骑兵在马上操枪时不会因枪身过长而行动不便,这也是卡宾枪和步枪的唯一区别。不过至于要缩短多少才算卡宾枪,国际上并没有统一的硬性规定。
自二十世纪以来,由于装甲部队逐渐取代骑兵部队,卡宾枪之名基本上失去了它的本义,成了“短步枪”的近义词。同时一度出现了步枪和卡宾枪合流的趋势,中正式步骑枪、八一式步马枪就是典例。中国在民国成立到建国初的时间段内一直沿用着“马枪”、“步骑枪”和“步马枪”之类的军事术语,后来也逐渐取消了。
除此之外,在整个欧美文化圈里,一些设计为发射手枪弹的步枪也会被叫做卡宾枪。典例如美国民间众多的手枪弹卡宾枪,和英国的德利尔卡宾枪、德国的毛瑟C96卡宾型等。
注意:卡宾枪不能和短突击步枪(短突)混为一谈:因为短突是卡宾枪进一步缩短的产物,西方称之为“短卡宾枪”。当然,短突相较于卡宾枪要缩短多少,国际上也是同样无统一硬性规定的。
自动步枪诞生于19世纪末,于一战首次大规模使用。本质上是机枪和步枪杂交的产物,所以当时也叫做
早期的全自动步枪如BAR等,大多扮演着轻机枪的角色,加上远距离交战的战术思维惯性带来了使用全威力弹的思维惯性,因此早期的自动步枪大多很难控制,在美军之外相对于轻机枪其地位较为尴尬。相对地,更受各国军队青睐的是可控性更佳的全威力半自动步枪,如加兰德M1、托卡列夫SVT-38/40等。这种战术思维的惯性一直持续到了20世纪60年代,导致许多美军一直用着被改造成只能半自动发射的M14自动步枪[1]直到越南战争。
突击步枪本质上就是使用中间威力弹或小口径高速弹的自动步枪,可以像冲锋枪一样进行近距离连射。在北约国家也常把使用全威力弹的自动步枪称为“
反坦克步枪系坦克发展早期的产物,随着坦克越来越强迅速被淘汰。特征是不寻常的大口径和高发射药量,多为手动和半自动。
二战期间,为了给已经失去意义的反坦克步枪找个好去处,它们被改为用于攻击简易工事、轻型车辆等一般步兵轻武器打不动的目标。这种策略得到了广泛认可,从而为反坦克步枪的直系后代——反器材步枪,铺平了诞生之路。
众所周知,根据动能公式Ek=1/2 mv2可知,小口径子弹可以通过提高速度来获得和大口径子弹相同的动能,在同样的射击距离上可以保持相近的威力;但受制于较低的质量,小口径子弹更容易被风、空气阻力、温湿度变化等干扰因素影响,在远距离上精准度必然严重降低。相对地,因为大质量的大口径子弹不那么容易被这些因素干扰,它们往往更适合打击千米以外的目标。一些设计师恰时地抓住了这个优势,把一些反器材步枪的精度提高到与传统的狙击步枪相当的层次,所以今天也有“反器材狙击步枪”一说。
在狩猎、野外生存主题的作品中,中口径的全威力手动步枪和霰弹枪都是标配,都被用来猎杀大体型的野兽,比如熊、野牛等。
在一/二战主题作品中,手动和半自动步枪属于杀伤力较大但用起来比较笨拙的枪械。在此类作品中,使用带刺刀的步枪与敌人近距离格斗也是常事——尤其是在角色缺乏机枪、冲锋枪等自动武器的时候。
对于部分技艺精湛的玩家而言,手动与半自动的中口径全威力步枪也可以客串狙击步枪——现实中这么做反而很不现实,或者很麻烦。
自动步枪在二战之后主题作品中是相当常见的枪械。
当然全威力弹的自动步枪……嗯,相信有不少铁头娃儿只当它是一把打起来特别爽的“巨型冲锋枪”来用。
关于突击步枪、狙击步枪、精确射手步枪和反坦克/反器材步枪详见主条目。此处只收录:
添加内容时,请注意甄别。
需要注意的是:作品中的归类不影响其真实属性。举个例子:《PUBG》把毛瑟Kar98K归类为狙击步枪,但改变不了历史上的98K只是一款普通的手动非狙击步枪的事实。遇到这种情况时,应在描述中予以说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