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基本资料 | |
萌属性名称 | 中国校服 |
---|---|
萌属性别称 | |
萌属性类别 | 服饰类 |
典型角色 | 小华 |
相关萌属性 | 泰国校服、水手服、运动服 |
![]() |
中国校服是对解放后中国大陆学校的校服的一种调侃性称呼,此校服基本都具备类似的特性,随着各类怀旧国产动画的兴起,成为ACG领域中一种新的萌属性。
运动服是中国大陆学校最主要的校服类型,目前常见的是中国大陆的大部分的小学、中学和部分大学/高校是以类运动服的服装为校服,通常不分男女(或者没有实质区别,仅仅是某些颜色或图案有区别),有些学校的运动服是没有短裤只有长裤的,个别学校甚至不分寒暑。颜色常以蓝色、黑色和红色居多,搭配一小部分白色或黄色。一眼望去一个样子,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学生的个人风格。而且大部分中小学校对校服的穿着要求极为严格。在这样的环境下,部分学生还是发现了中国校服的萌点所在,就像日本女生认为把裙子向上卷得短短的是萌点,中国学生认为校服裤子露出脚踝也是萌点,部分学生会特意买大号的校服以呈现萌袖。然而有些学校会取缔露出脚踝等“改装”校服的行为。既然该校服类型为运动装,穿的鞋就一定是运动鞋。
但尽管在美学上存在一些欠缺(容易显胖)还是看人——章泽天当年穿的是什么?,中国校服的多用性质要远远好于日本校服,舒适度较好比如说一些校服外套可以当雨衣用,冒着暴雨骑自行车回家也只湿条裤子(也有一些质量很差的,夏天不散热冬天不保暖)(像前面这种基本上属于化纤类,通常伴有较高的甲醛残留量,部分可能存在超标;现实中的学校多数采用化纤冬装),不需购买一套额外服装,价格也很实惠,减少了家长的负担。当然更重要的是,因为太丑,穿在身上几乎不需要爱惜,也不会像日本学生一样有收藏从小到大的校服的行为。
有些学生因为成天穿校服穿习惯了,以致于在要穿其他衣服时陷入迷茫,不知所措,出现衣服穿搭的障碍。还有人喜欢穿校服。导致只穿校服(雾)
虽然在外面基本上看到的都是学生们穿的运动服的场景,但并不代表中国内地的校服全国各地都是运动服,进入21世纪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的学校校服开始采用西式礼服,有部分学校将礼服、与运动服并存,在举行升旗仪式的那一天必须穿礼服(通常全国都是星期一),而且这一天基本上不会安排体育课。后来,新一线和二线城市的一部分学校也纷纷引进礼服服装。礼服是西式西装为面料的校服,分男女装,上装衣服男女通常是统一性的,领子处有纽扣或者拉链。下装男装为单色长裤,女装为短裙,短裙多数为百褶裙,短裙有的学校为单色型,有的学校为方格图案型。小学的礼服领子只需佩戴红领巾,中学的礼服领子男生佩戴领带,女生有的学校是与男装领带有区别的女式领带,有的学校是领结,不过一些校服厂商为了方便学生穿礼服,会把领带做成拉链式的,把领结做成扣带式的。脚下配皮鞋,女皮鞋的类型多数以玛丽珍鞋为型。由于目前学生对于动漫的喜爱,尤其是日本的校园系动漫,中国的礼服女式裙装也逐渐受到了女生的喜爱。
随着社会的开放以及学生们的追求越来越大,尽管近年来有些还只使用运动服作为校服的学校,这些学生有要求学校校服改革的呼声,但社会上还是有一些人群阻碍了中国校服改革之路,特别是90后的父母家长,基本上对校服改革持反对的态度,虽说现在中国处于改革开放的幸福社会,但毕竟那帮父母出生在改革开放前的年代,他们当年的校园生活也是以改革开放前的环境生存的,导致即使到了现在的今天,曾经长期校园老思想的家长们也无法接受新时代的校服新潮,认为校服越来越新潮流行,“会导致自己的儿女自从得到新潮校服后导致无法自拔地过度追求打扮,在学校不好好专心学习,看到同学穿着漂亮就忍不住做出早恋行为”。也有一些人认为运动服穿着方便,成本低而价格便宜,却忽视了学生的形象成长,就一口认为没有改革校服的必要。
在早些年的中国儿童向图书、节目里即使出现校园场景也往往会回避校服,如《天眼》《淘气包马小跳》《巴啦啦小魔仙》等。
随着中国网络漫画、动画的兴起,部分作品中和现实中的学校开始仿日式校服。曾经有遭到诟病后,出现了一批打着怀旧牌的作品,让中国的运动校服在一些国产作品正式登录荧幕(如:《昨日青空》《茶啊二中》)。[1]后来2016年新海诚的《你的名字。》在中国大陆上映后获得好评,新海诚还参与了中国动画站台的采访,称运动服为:“这种制服没法做动画”后,今后中国创作者开始为校园题材作品的校服设计三思。目前中国网络漫画、动画的校服大部分是以女式有裙装的礼服为准。坚持按现实学校原始运动服为校服设定的校园题材作品成为稀有物种。
截止到2020年,采用新型青春校服取代老土运动服的学校也开始逐渐增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