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基本资料 | |
萌属性名称 | Furry |
---|---|
萌属性别称 | 福瑞、毛毛 |
萌属性类别 | 种族类 |
典型角色 | 《BEASTARS》登场角色,《BNA》登场角色,《巨兵长城传》登场角色 |
相关萌属性 | 兽人、兽娘、动物、拟兽 |
![]() |
Furry 是一种人物性格和感情取向,也是ACG次文化中的一种萌属性,也是传播较广的一种亚文化,在华语圈中的对应萌属性为兽人和动物等。本条目主要介绍Furry文化。
Furry 作为形容词由“Fur”(动物毛发)变形而来,意为“毛茸茸的”,不过在萌属性语境中可以直接作为名词使用。
日语中的「ケモノ」和英语中的“Furry”为同义词,既包含日式风格也包含西方风格,但是“Kemono”在英语圈中专指“Furry”中日式风格的类别。类似的例子还有“Anime”。
Furry (复数:furries)作为名词有两种含义。第一种是指兽控,即“喜欢Furry角色或者自己和他人的兽设OC的人”,可直接使用复数形式指这一次文化整体。第二种是指具有人类特征的动物或由动物拟人而成的角色本身。这类角色应具有一定程度的人类智慧,可以听说人类语言,在生理上也必须有相当部分的人类要素,如身体构造适于直立行走,能够较为灵活的控制四肢等。需注意的是,Furry是具有人类特征的动物,而非具有动物特征的人类。
和华语圈不同,英语圈尚没有将 Furry 角色细分为偏人类的“兽娘”以及偏动物的“兽”,因此这个单词可以用于指代具有任何程度的动物特征的角色。
Furry是一个较大的分类,除了绝大部分以哺乳类动物拟人为主的传统兽人,部分兽设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具有鸟类/鱼类/爬行类/昆虫类的特征,因此Furry不仅可以是现实的动物,还可以是虚构的物种。一般来说,此类特征往往占比较小且具有较为明显的选择性(例如有鱼尾和哺乳动物类毛的兽人很常见,但是同为鱼特征的鱼鳃就较为罕见)。即使拥有其他类别生物的特征,大部分furry在进行兽设设计时仍然会以全身大部分覆盖哺乳类动物猫和猫/狗/狐的耳朵为基本框架,上述鱼类等的特征仅为点缀。当然,脱离此基本框架,完全是鱼类等的特征的兽设客观存在,但是占比较小;并且过多的罕见元素的组合比如同时具有鱼鳞、鹿角、鹰爪、巨颚、龟甲、毛发、触手、多口器、孢子等特征的拟人化糅合怪会给部分人造成生理不适感,甚至被吐槽。大部分拥有有此类设定的设主一般具有“可能对对方造成不适”的意识,所以实际玩耍中可以不必担心眼睛受到意外的伤害。当然你刻意去找然后被刺痛双目不干人家的事儿
“兽”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二版)》中的释义为“哺乳动物的通称。一般指有4条腿、全身有毛的动物”,「獣(ケモノ)」在「デジタル大辞泉」中的释义为「全身に毛が生え、4足で歩く哺乳動物」。
日语中的「ケモノ」原本就是由「毛物」而来的,英语中的“Furry”也是由“Fur”而来,因此“兽”主要指的是体表被毛的动物角色。但是在实际的使用中,“兽”也用来指两栖类、鸟类等体表没有被毛的动物角色。
一般认为被分类为“Furry”的角色的最低标准是“头部为动物”,也有部分人认为“兽首人身”不算furry。
对于符合“兽”的原本意义的“以四足哺乳类为原型”的兽角色,可以按照其拟人化程度的高低进行分类,大致可以分为“四足”、“两足(兽人)”两种类型。
兽设是furry们所设定的“动物人格”,由拉丁词“persona”直接演变而来。根据描述兽设方法的不同,兽设可以分为文字设、图片设等,前者用文本来简要描述兽设的外貌特征、种族、年龄、性别和性格等基本信息,后者则用双视图或三视图来描绘角色的外貌特征,有的也附有性别、年龄和性格等不易通过画面表达的信息。总之人设有的兽设也有啦
获得兽设的方法有很多:
但要注意:
兽装是furry们兽设的所对应的服装。从简单的尾巴、兽爪、头部和脚爪(称之为“半装”)到整套覆盖全身的服装(称之为“全装”)都有。furry们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将把自己的兽设“带到”现实。根据设计的复杂度和使用的材料不同,拥有兽装的人在兽装上花费的资金可能不同,从几千人民币到十几万人民币(如知名工作室Atelier Amanojaku天邪鬼工作室,简称A家[3],Kemono-line,简称K家[4][note 1]等)不等。和兽设一样,兽装也可以通过自己制作,收购和委托他人制作三种途径获得。兽装在穿着时需将全身穿入兽装中然后戴上头套。穿着兽装时由于兽装头部的结构原因(特别是出全装的furry),兽装的透气孔只有嘴巴处的小口和耳朵处(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因此出毛[note 2]时fursuiter可能会感到闷热(常备风扇)(有风扇的话就变成嘴巴进耳朵出了)。
也由于兽装的封闭式设计,正在出装的furry只能通过眼睛看见视线前方的一小部分范围,因此正在出装的furry们通常会请陪同来协助自己出毛(如帮忙寻找路线,合影,补充水分等)。所以请不要突然袭击(如从背后搂抱/摸头等)毛毛,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危险。
兽展是正式的兽人爱好者聚会,是一个兽人爱好者,Fursuiter,绘师和商贩等交流放松的场所。
- "兽展仍然是一个以原创制作者和粉丝交流为主的展会,可以直接与(知名)创作者/文化产出者进行面对面沟通/签售。"
- "另外,兽展的交友效果或远高于普通综合漫展。"
目前国内最大的兽展为极兽聚,兽夏祭已关停.
请不要在任何场合刷此类烂梗。但也请不要随便出警,以免招致他人反感,善用举报功能。
(待补充)
因为英语圈中并未区分“兽娘”和“兽”这两个在华语圈中差异明显的概念,导致欧美部分轻度兽娘控在初探 Furry 圈时由于直接接触到了过于硬核的兽控属性从而引起不适。这间接导致了目前 Furry 在英语圈被轻度妖魔化的情况,甚至有讹传“Furries 都是 xp 奇怪的变态石油佬”等刻板印象[note 4]。 因此在欧美随意表明自己的兽控身份有可能导致自己社会性死亡。比如 Hololive英文 的森美声就曾因为一条被误解的推文一夜流失五千追随……[3] 欧美现在对于Furry相关的限制级内容多用表示狐狸叫的拟声词“yiff”表示。
注:不同人可能有不同的认知偏差,这里仅写可能多数人较认同的
兽人:两腿直立式Furry,多有人类的躯体结构。(比如腹肌、女性的乳房和曲线等)
兽:四腿趴地式Furry,也可能是两腿直立式,多有动物的躯体结构。
怪物的意思是怪异的物类[4],从这个角度上讲,所有furry都是怪物,但众所周知,怪物不全都是furry。某些怪物有较多动物特征和与人类相当的智力,使得他们可以被称作furry。
所以,怪物爱好者≠furry控。
furry的智力水平、思维方式等普遍与人类不相上下,可以进行人类特有的思维活动,通俗点说就是有“人脑”。而真·动物嘛……大家都知道的,只能臣服在恐怖直立猿脚下。
有些作品里的角色虽然是真·动物,但在部分二创同人中会被赋予人类体格或者“安上人脑”,成为外貌上的、或严格意义上的furry。此情况下,建议大家不要在原作刷“furry控狂喜”,因为该角色本来并不具备furry属性。
“马迷”指对小马宝莉系列作品喜爱的人,
主要是针对小马的喜爱,不一定包括其他物种。如猫、狗等主要为furry。但是马迷也有可能包括龙、麒麟、狮鹫、牦牛、海马(比起自然界的海马更偏向美人鱼一类)、骏鹰、布里兹、等等。具体需要识别,但大多数角色为马类。
这里的小马是指以马为主的生物,主要为陆马、飞马、独角兽三类(具体请去查看小马宝莉)
小马国女孩同样也是小马系列,但并不是furry的形象。
furry可能与马迷有所重合,但并不都是如此。通过目力判断有较高重合度。
最早可追溯到 2010 年一位日本画师在 Pixiv 上的发布的一张图片[5]。这张图片展示了 5 种不同“兽化”程度的兽娘/兽人,等级越高,身体上动物的特征越多,人类的特征越少。可作为区分兽娘与furry,以及furry内部分类的标准之一。
一般情况下,1级属于兽耳娘/兽娘的范畴(1级不是人类啦,在图上未标出的0级才是纯人类),给人的印象是“有动物耳朵和尾巴的人类”。2~5级才是兽圈承认的furry,给人的印象是“被拟人化的动物”,他们的脸是动物的构造,皮肤像动物一样有毛/鳞片(有时候也是皮的,和人类一样),并不会让人第一时间认为是人类所以啊,别一看到兽耳就说是福瑞汪!;其中2~3级可以划分至子分类兽人(该条目所介绍的那种),比起4~5级来,他们具有更多人的外形特征,比如穿衣服、腿部结构像人等。
图中文字大致翻译:
兽娘等级分类具有主观性,且某角色经常会处于两级别之间的小数点领域,不应过度参考。有特殊情况,可能导致某角色等级略微上升或降低的可以在其后简要加注。
由于兽娘(即兽化等级表中的1级)不属于furry范围,在此不介绍其相关内容,具体可移至兽娘条目查看详细内容。
据调查[6],约有28.8%的兽控是同性恋,39.9%为双性恋,10.1%为异性恋、10.5%为无性恋、10.7%为其他形式的替代性关系且(含)男同性恋的人数呈增加趋势、异性恋的人数呈减少趋势。[7]根据欧美的另一项调查报告显示,兽控比非兽控更有可能是非异性恋,但若因此将兽人粉丝定性为同性恋是不准确的,因为兽控中仍有部分“完全异性恋”人士。亦有观点认为兽控属于一种独立的性取向并为性少数群体(LGBTQ)的一员。[8][9]性少数骄傲游行中也常有兽控挥舞着furry骄傲旗。如果这也算LGBT,那么以后有没有方块性恋? furry这个种族用来表现猛男、正太有一种别样的魅力,furry作品中男同性恋向也占了很大比例,但这并不能说明兽圈人士等于同性恋人士。如果遇到兽控,请尊重对方,不要乱贴同性恋的标签。
近几年[note 6],随着兽圈的出圈,使得越来越多的新鲜血液进入圈内。
兽圈的平均年龄不断下降,不仅意味着新的理念新的活力融入了其中,也意味着拥有不完全成熟的心智个体有可能会给圈子内部造成负面影响(譬如,传播大量负能量,以及圈内的人的一些“厌世言论”都是其表现。这些行为往往会导致一些同龄人也被他们所同化,变得更加抑郁)[10]
许多人对Furry控的误解都来自于新闻媒体,从而导致以讹传讹。
一些媒体会对兽爱好者进行报道,其中的特定群体的一些个人行为被夸大为全体成员的共同行为,导致旁观者对兽圈产生不同程度的误解,被采访者在事后往往会指责媒体断章取义。[11]
参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