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基本资料 | |
萌属性名称 | 防毒面具 |
---|---|
萌属性类别 | 面部服饰类 |
典型角色 | 英国皇家特勤空军团 |
相关萌属性 | 口罩、面具、军人、战士、瘟疫医生、科学家 |
![]() |
“ | 有 毒 气 ! | ” |
—— |
防毒面具(英文:gas mask)是一种个人劳动保护用品以及单兵防护用品,也是ACG次文化中的萌属性之一。
防毒面具是是戴于面部以保护佩戴者的呼吸器官、眼睛和面部受毒气、粉尘、细菌、有毒有害气体等伤害的个人防护器材。在ACG中常出现在战争、反恐和生化主题作品中,在日常番中也可能会为了搞笑而出现,在部分恐怖ACG作品中,角色可能会佩戴防毒面具以渲染游戏的气氛或背景。
起源可追溯到中世纪的瘟疫医生,虽然鸟嘴面具和口罩关系更大,但其填充草药、石子等来过滤吸入气体的理念已接近最初的防毒面具。
现代意义上的防毒面具出现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军队于1915年在战场上首次使用氯气作为毒气,英国和法国军队开始使用能够过滤气体的面具来应对。起初只是在气口处塞上例如棉花、沙石等,想来并没有什么用处,但防毒面具很快受到改进,戴上防毒面具的士兵甚至能在毒气中安然无恙。随着战争双方对毒气的扩大使用,不仅是士兵,连骑兵的战马也戴上了特制的防毒面具。当时的防毒面具虽有防毒效果,但沉重而呼吸不畅,甚至不能持续佩戴十分钟,更别提有效地发起进攻。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当德国轰炸华沙,人人自危的其他国家亦开始防护,例如巴黎就向市民大量发放防毒面具德三你不想想为什么人家就一口咬定你会用毒气。而每一个德国士兵都配有一个防毒面具,可能是因为元首在一战中受过毒气荼害(笑)。
在抗战中,当日军使用毒气时,由于防毒面具的配备极少或说并不广泛,在衣物上撒尿来掩住口鼻是士兵们最常用的方法(当然几乎无效)。不用水可能是因为战斗中的水过于宝贵。
总之,防毒面具出现和发展总是和毒气脱不开关系,但在今天,使用毒气已经被国际禁止。军事方面,军队仍旧会配备防毒面具,尤其是防恐部队或者说防恐部队的防毒面具因一些游戏而深入人心。而在日常,防毒面具也步入了平民百姓家,如一些酒店、宾馆会在客房内放有防毒面具,以免顾客在可能的火灾中吸入浓烟;消防员在进入着火建筑时,也会佩戴防毒面具,理由同前;而在大规模除虫中,作业人员也会戴上防毒面具以免得中了自己杀虫剂的毒;以及在矿井中,顾虑到可能的瓦斯等其他有害气体,即使已经用现代仪器测量过前方,工人们仍会视情况佩戴防毒面具。由此看来,防毒面具也是一个从战争需求转向为和平服务的极好例子。
下面主要介绍现代化的防毒面具。
由面罩和滤毒罐(或过滤元件)组成。面罩包括罩体、眼窗、通话器、呼吸活门和头带(或头盔)等部件。滤毒罐用以净化有毒气体,内装滤毒层和吸附剂,也可将这2种材料混合制成过滤板,装配成过滤元件。较轻的(200克左右)滤毒罐或过滤元件可直接连在面罩上,较重的滤毒罐通过导气管与面罩连接。
由面具本身提供氧气,分贮气式、贮氧式和化学生氧式3种。隔绝式面具主要在高浓度染毒空气(体积浓度大于1%时)中,或在缺氧的高空、水下或密闭舱室等特殊场合下使用。
许多国家还装备有各类特种防毒面具。它是在过滤式防毒面具的基础上更换滤毒罐内的吸着剂或改进局部结构而成。现代防毒面具能有效地防御战场上可能出现的毒剂、生物战剂和放射性灰尘。它的重量有的已减至0.6千克左右,可持续佩戴8小时以上,佩戴防毒面具后还可较方便地使用光学、通信器材和武器装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