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基本资料 | |
萌属性名称 | 汉服 |
---|---|
萌属性别称 | 华服、汉装、华夏衣冠 |
萌属性类别 | 服饰类 |
典型角色 | 中岛阳子、琴歌、红秀丽、乐正绫、洛天依 |
相关萌属性 | 和服、旗袍、飞鱼服、龙袍 |
![]() |
汉服,即汉民族的传统服饰,又称华夏衣冠、汉装、华服,是一种服饰形式,也是ACG次文化中的萌属性之一。
汉服,即汉族服饰、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唐服,是从黄帝即位(约公元前2698年)至明末(公元17世纪中叶)这近四千年中,以汉族(及汉族的前身华夏族)的礼仪文化为基础,通过历代汉人王朝推崇周礼、象天法地而形成的具有独特华夏民族文化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它民族传统服饰的服饰体系。至清初,由于满清下令“剃发易服”,强行更改服制,从此汉服从人民生活中消失不过由于清代有十从十不从[1]的说法,汉服在某种程度上传承下来并保存至今,如道教和佛教服饰以及民间婴儿衫等。
汉服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民族服饰之一,是汉民族传承五千多年的传统民族服装,以《诗经》《尚书》《周礼》《礼记》《易经》《春秋》、唐《开元礼》和其他经史子集为基础继承下来的礼仪文化,体现了汉族源远流长的民族特色,并通过周礼和中华法系影响了整个东亚文化圈。日本、朝鲜、越南均曾颁布法律效仿华夏的冠服制度。
事实上,汉服还有元制(元未剃发易服故元朝有汉服)南北朝制,但因为缺少文物而阿卡林,南北朝大袖衫最近倒火了一把,但也还是存疑,无完整文物。
当前,社会上重新出现了复兴汉服的势头。一些社会团体陆续出现,希望透过复兴汉服让汉族人认识华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3]
对汉服的认识:
首先,汉服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很多人。任何一种服饰都有一个固定的造型,不是任何的古代服装都是汉服,而如今所谓的汉服大多都是吸引眼球的事物而已。概念没有搞明白就突然推广个“陌生”的服装,实在没有多大作用。虽然中国有14亿人,但是知道汉族的民族服装的中国人似乎还不占多数。
穿着问题:
其次就是一些汉服非常麻烦,要完整的穿好一套汉服,需要花很长一段时间,而且还要按严格的穿着标准才算“穿戴正确”,所以,能坚持穿好汉服的人很少,日常穿汉服的人更少。汉服的下装都是长过腿的,穿了汉服又怎么赶公交、挤地铁?怎么工作?穿戴上的不方便是导致汉服不能普及的重要原因。不过有汉元素(汉服元素融入现代时装)。当然,宋裤和部分做过良性改良的裙装(如短马面和部分百迭)及飞机袖、两片裙等还是比较方便的。
价格问题:
如今汉服的另类火热一定程度上是商家炒作的结果。一套不经常穿的衣服,往往价值上千元,而且也未必是一套正规的汉服。汉服的消费者基本上是影视制作公司,一般人的财力难以购买。 这是当然的。现在的“汉服”,依服制在古时大多也是官宦的着装。符合现代大多数人购买力的“汉服”,其实往往是葛麻制的布衣。
注:在明代后期赐服大量流入民间,于是普通人只要能买就有的穿。现在白菜汉服也有,而且其中的一部分造型也很考究。
另类目光:
相信大家在中国大街上看到的人们基本上都是穿着洋服或者常服。大街上忽然出现的一个穿着“奇装异服”的人一定会被认为是奇葩。人们常把穿汉服的人当成是“古装演员”“外族人”。不过近几年,这种现象已经有所改观。
“外族服装”的错觉:
一些汉服的类型长得像和服,这是因为和服的前身是汉服。但是,一些人会将汉服错看成“和服”。在2010年发生过一件事,有一群人拦住一个穿着汉服的少女,说她穿的是“和服”。最后该少女换衣服才以脱身,而那群不了解汉服的人将他们眼中的“和服”烧掉。[4]
“西化派”人群存在
部分人士嘲笑穿汉服的人,认为他们在“拍古装片”。也存在一种将穿汉服定性为“历史倒退”的观点,甚至认为汉服=古代服装,穿汉服=封建社会的复辟,汉服是古代人穿的,现代人不适合穿它。
汉服曾经断代过
在清朝,满族人统治了中国。主流观点认为汉服在清朝断代,但是清朝时期还存在汉服,只是混入了满族的元素,属于改造过的汉服。实际上汉服真正断代的时候是在晚清至民国时期。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人们意识到自己国家文化的衰弱,掀起了学习西方的热潮。由于辛亥革命的不彻底,发生了张勋复辟,导致那个时代的流行观点认为:这个人穿着汉服=这个人还有封建思想。后来孙文推行“中山装”,汉服逐渐地被中山装取代了。(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山装是汉服和洋服的融合,继承了汉服正统。)但中山装并未被广泛接受,民国时期,外国人看到的中国人大都穿着洋装……在新中国成立后,当时政府也有推行过“解放服”,类似孙文推行的“中山装”方式一样(在当时年代发行的中华民族版邮票,邮票里55个少数民族都穿着自己民族的服装,而汉族则穿着解放服),但是因为“文革”时期的过分活动氛围造成的不良影响,造成后来大多数人难以将解放服广泛接受,改革开放直到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解放服一直都是小众化的“老服装”。汉族人又经历了两三代人未有穿过汉服了……
在2003年11月22日,被称为“现代第一个穿汉服的人”的电力工人王乐天,大胆的穿着汉服走在街头,汉服复兴运动的起点之路开始。
几乎大部分人对汉服不感兴趣,汉服基本上只流行于汉服爱好者的小圈子,即“汉服圈”中。随着仙侠电视剧的热度上升和古风动漫作品的流行,汉服,尤其是小龙女风格的汉服具有了一定认知度。但这可能仅仅代表一种崇拜仙风道骨的风气,而非对汉服的喜爱就算问他们,他们似乎不认识汉服是什么,也不知道汉族的民族服装是什么,就算有听说过“汉服”名字的,他们基本上回答:汉服是古装。
不管怎样,汉服毕竟是汉族人的民族服装,我们需要慎重看待汉服的多元性和无限可能性。
伴随国漫的崛起,古风国漫也出现许多好看的汉服,也有少部分以现代背景为主题的国漫穿着汉服。目前,汉服在二次元群体也处于非常火热状态,在漫展上也能看到汉服。
汉服文化在近期受到官方重视。哔哩哔哩弹幕视频网与共青团中央共同发起了一项活动:将农历三月初三(上巳节)定为“中国华服日”(华服:中华民族的服装,考虑到中国还有55个少数民族,所以不称为中国汉服日)
在海外留学的中国学生,大部分还是愿意向外国人介绍汉服文化的,通过向海外宣传,让世界更多机会了解中国的汉服文化。
目前对于汉服的争议主要集中于以下几点:
(注:由于汉服有着严格的形制,而ACG作品中的汉服大多经过了艺术加工,形制并不规范,故此处表述为有汉服属性的)
|
![]() 维基百科 提示您 | 关于汉服, 在自由的百科全书维基百科上 有相关条目。 请参阅:汉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