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条目介绍的是军舰的萌娘化所产生的角色的统称。关于出现在ACGN作品中的,虚构或非虚构的军舰,请见“军舰”。 |
---|
萌娘百科欢迎您参与完善军事类条目☆Huu~Ah\(^O^)/ 萌娘百科军事相关条目正在建设中,欢迎有编辑意向的朋友加入萌娘百科历史军事原型编辑组编辑群:
1035855750
欢迎正在阅读这个条目的您协助
编辑本条目。编辑前请阅读
Wiki入门或
条目编辑规范,并查找相关资料。萌娘百科祝您在本站度过愉快的时光。
“舰娘”是ACGN作品中对军舰进行娘化所产生的角色的统称。作为娘化对象的军舰不一定要真实存在,幻想的——不论科幻小说里的还是图纸舰也都可以。
起源
在很早以前,西方世界就有用“she”来称呼舰船的做法。[1]
到2010年前后,网络上逐渐兴起军舰拟人化的风潮,但当时并没有统一的称呼。而“舰娘”一词最初源自2013年4月由DMM开始运营的网页游戏《舰队Collection》对其登场角色的称呼。随着作品成为热门游戏并逐渐发展成一种ACGN文化现象,该词也传入了华语圈。由于日语并没有使用“XX娘”表述拟人化的习惯,因此当时还不存在作为通称的意义。
由于在华语圈“XX娘”同时也是萌化角色的通称方式,因此在华语圈,该词衍生出了舰船拟人化通称的概念。而华语圈舰船拟人化游戏的仿作风潮,使得其作为通称的主导地位得到了巩固。
在日本,“舰娘”是属于DMM的注册商标[2],他人未经许可不能用作商业目的,但华语圈并没有这一规定。
定义关系及细分
舰娘是萌拟人化、娘化的产物。
- 与机娘的关系
舰娘可以看做是机娘的一种。举例来说:
- 《舰队Collection》中的舰娘,本身是舰只被赋予的娘化形象,而且具有“舰装”,属机娘之范畴。
- 《苍蓝钢铁的琶音》中的舰娘,本身也是舰只被赋予的娘化形象(心智模型),具备性格、语言及外貌的特征,但不同于《舰队Collection》的是,机娘没有外在的机械元素,切同时又具备许多雾之舰队本体的高科技能力
如徒手接导弹。属于机娘条目中所说的第一种类型的机娘(种族型机娘)。
但也有例外,如:
“不想让父母知道自己出来当了舰娘,所以谎称自己在当裁缝”——
威奇塔
- 《战舰少女》中的舰娘,最初与《舰队Collection》的舰娘属于同类设定。但从2018年以来,越来越多的活动剧情中都不断出现“舰娘原本是人类”的设定成分,甚至出现了舰娘回家探亲、有人偷改填报志愿去军校当舰娘、有人被强制戴上舰装成为舰娘,乃至于主角(玩家角色)穿上舰装上阵杀敌的设定和剧情。这些都把《战舰少女》中的舰娘导向了超级士兵或者假面骑士一类的设定。同时,《战舰少女》并不硬性规定舰娘必须是人类,也可以是别的类人种族比如吸血鬼(如战舰少女:吸血鬼)、半神(如战舰少女:北卡罗来纳)等。
- 《碧蓝航线》中,舰娘由“心智魔方”产生,本身的机娘属性并不突出。舰装由舰船变化而成,舰娘和舰装在非战斗时是分离的。部分舰娘的体能虽然强于普通人类,日常生活却与普通人无异。档案记载,虽然在法律层面舰娘暂时没有获得公民权和人权,但舰娘不是被当成纯粹的兵器与AI进行管理,而是作为拥有独立人格的智慧兵器这一全新分类被军方承认。舰娘企业曾经被授予军衔。
- 《碧蓝航线 Crosswave》中,舰娘只是普通的女孩子,她们穿上舰装战斗,退役后会回归正常生活。[来源请求]
设定及期许
人设
从理论上讲,舰娘是军舰的拟人化,是更接近机器的仿生女性(Gynoid),不会有人的丰富的情感,甚至由于有人形无人性而与恐怖谷理论息息相关。但事实上,舰娘往往被赋予了丰富的情感及个性,很多就是不同的人心目中最完美的女性的肖像。
这种设定其实早在舰娘出现以前就已经存在了,比如在西方世界中,当人们提到一艘舰船时,往往会用“她”作为对那条舰船的称谓,尽管在很多有“性别”的语言中,“船”多是阳性词,但是在这些语言中,只要有“她”这个代词,同样会用“她”作为对船的代称。其原因有很多,有人列举了如下五条:[3]
“她”是我的挚爱(好孩子千万不要点开!!) |
- “她”需要在出海时把自己打扮(粉刷)漂亮。
- “她”不会让你看到她的底座()。这与很多设定中舰娘胖次的位置完全一致。(比如秋月的大红胖次就是按照军舰的红色底座设计的。(污)[4])
- “她”在回港时,总是向浮标那里走去。
- “她”会把一切货物放在怀里,并把她们安全送达。(就像妈妈抱着自己的孩子一样。)
- 只有好男人才能驾驭()好“她”。
|
而在这五条理由之外,水手们在给自己的船命名时会使用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女性的名字,所以在提到自己的船时就会很容易地把对方称作“她”。比如英国大帆船“凯瑟琳与梅”(Kathleen And May)在出售之前叫“莉兹与梅”(Lizzie And May),这个旧名是老船长的两个女儿的名字。在她1908年出售以后,买主将她的名字改为了买主自己的两个女儿的名字。[3]而在电影《阿甘正传》中,阿甘便用了自己的青梅竹马的名字给自己的渔船命名。尽管西方世界有一种迷信认为女人出海,厄运不断。但是把船只描述为女性的做法却非常普遍。[5]尤其是在翻译某些军舰的舰种时都是从女不从男,比如有“航母”而没有“航父/航公”一说。
虽然日本并没有用“她”来描述船舶的传统 ,但是舰娘的概念却与之非常契合,并在其上增加了各式各样的女性的特质。以《舰队Collection》为例,在性格方面:大部分在结婚式上接受提督戒指的舰娘都满怀真诚地感谢提督,尽管提督未必能给予她们戒指以外的东西,但她们同样无怨无悔。而在日常生活方面:她们也像普通女性一样情感丰富而又细腻,比如苍龙在换舰载机时会像一个青年女性换上新衣并让男友看看如何一样让提督看看新的舰装是否适合她;而类似俾斯麦、龙骧、睦月这几位从外表年龄到性格都相差巨大的舰娘都最喜欢在获得MVP时同时收获提督的赞美;而在某些季节,很多舰娘也会表现出不同的态度,比如在金秋时节,两个戴眼镜的舰娘香取与伊8都会在这个季节提到读书,一个问提督有没有读书,一个让提督买书给她读。但与之对应的是,喜欢酷夏的摩耶却是一个劲儿地打喷嚏。这些个性鲜明的设定都让人印象深刻。
除此之外,某些舰娘在一设时就已经融入了作者对她们的期许()。比如由岛田文金设计的U-511,她立绘中的潜水姿态就是岛田先生坚持己见给画出来的,事后他都说自己这么做被指“任性”;而2017年夏活才实装的狭雾则在夏活结束后,就不停地换新衣服,维护一次就换一次,从2017年8月到12月,半年不到就换了五件衣服,从这些一创作中可以看出作者在一开始就对舰娘寄予了他们的期许。
“按理说现实中你们俩应该素不相识才对啊,怎么到了游戏世界就这么剑拔弩张了?”
未完工/图纸舰娘经常会存在这类放飞自我的人设方案,以《战舰少女》举例:兴登堡(H41号战列舰,未完工)有着明显的暴力倾向,而且经常性地强调自己渴望和密苏里一决高下——现实中这两艘船不能说是一见如故,只能说是毫不相干。而24型(苏联图纸船,从未动工)干脆荣获“来自苏联喀山号空间站上的AI姬”人设,且舰装形如太空战舰,战损CG干脆泡起了培养槽,甚至以“数字生命”自称,颇有致敬《流浪地球》的韵味。
而二次创作就更不用说了,比如P站上的关键字之一的“正宫航母”(日语:正妻空母),则将游戏中所有登场的正规航母娘都纳入其中。[6]尽管她们性格不尽相同,对提督的态度亦有亲疏之别。但是这并不重要,因为对于为她们“留影”的提督而言,她们就是这些提督心中的唯一。与之对应的是,舰娘们的一生也像其印象曲《与提督的情谊》一样:只与提督这一位男性女提督鸭梨山大相识,所以她们也对提督倍加珍惜,要同她们唯一的提督一同创造美好的明天。
军舰的名字是可以继承的,有些名字比如北卡罗来纳、威尔士亲王等,已经继承了四五代。大部分创作者在遇到一套作品里有这种名字继承的情况时会分别创作不同的舰娘形象,舰名则更像是“头衔”或者“封号”一类的东西,而同名舰船在人设上也往往有互动,以《战舰少女》为例:德意志(装甲舰)为年幼形象,而德意志(训练巡洋舰)则设计成教师观感的成熟形象;拉菲(DD-459)和拉菲(DD-724)也分别采用了“年幼且坚毅”和“初中生风格的娘化大力水手”两种风格,且后者被设定为前者的迷妹;列克星敦(CV-2)和列克星敦(CV-16)宛如克隆姐妹一般的形象反而是十分少见的。而《碧蓝航线》则采用了类似于“装甲进化”的设定,同名船其实都是同一名角色,只不过是携带了不同的装备。
组合元素
舰娘身上相对于其原型所包含要素——船体、船电系统、动力系统、舰载武器等的集合,统称为“舰装”。其组成形式可以是紧凑的,也可以是松散的,具体视创作者的风格而定。当然,也存在明面上完全清空舰船要素的舰娘案例,比如《苍蓝钢铁的琶音》中的心智模型们,又比如战舰少女:艾拉。
艾拉作为少数几个不受玩家管控的舰娘,大多数时候都选择“裸奔”,看起来一点也不像舰娘。
为了体现她们身为船舶的本质,最直白的方式就是螺旋桨。比较单薄的舰娘可以只有螺旋桨,而更厚重的则可以再增加一套背负式或嵌入式的动力包,通常带有明显的、复原本体的烟囱结构。螺旋桨可以和动力包互相独立,也可以互相连结。独立的螺旋桨通常会穿在脚上。在高航速的舰娘身上一般会得到强调并给出特写。
体现为各式各样的天线。对于导弹时代以前的舰娘来说,船电系统还很简单,所以一般只作为头饰等饰品存在。导弹时代来临后,船电系统发生了大爆发,从而也成为了会被强调的内容。
舰载武器通常都是被高度强调的内容,可以是紧凑结合的背负式或可骑乘的武器包,也可以是分散在周身的小组件。布置方式一般有两种:
- 直接组合——直接将舰载武器以原有的样貌,分布在舰娘周身或集中在武器包上。
- 拟物化——将舰载武器根据一定的规律拟物化。其中,舰炮的拟物化方案以各种枪械居多——主炮一般创作为:
而副炮一般创作为手枪(舰队Collection:矶风、战舰少女:Z17);少部分则创作为僚机、浮游炮等形式。鱼雷拟物化方案较少,一般是类似榴弹发射器那样的外挂武器。导弹的拟物化则一般参照肩扛式防空/反坦克导弹的设计风格。
航空母舰的舰载武器系统则更加放飞自我:通常除了前面提及的枪械,还更多地包括了弓、弩这类以“弹()”的元素居多的远程武器元素(因为这可以作为舰载机弹射器的象征),或者纸人、神乐铃等宗教法器(此时舰载机就是式神等召唤物);甲板除了单纯作为船体描绘外,也可以被演绎为形状类似的近似盾牌、能量炮、机械翼等的装备,或者类似神社帜等宗教祭具,并在上面绘制甲板的涂装。这些设计并不绝对,举个例子:战舰少女:马伊·布雷泽的武器包就做成了弩的外观,但她是驱逐舰。
服装可分为三类:
- 军事风格——即直接使用军服、或具有军事风格的服装,直白地体现她们属于军事体系的本质。不一定得是她们所属时代的军服,可以古老一点,比如战舰少女:龙骑兵,作为一名波兰舰娘,穿的是波兰历史上的翼骑兵服装。
- 文化风格——即使用她们所属国家地区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神话传说等元素构成的服装。如日系舰娘的巫女服、中系舰娘的旗袍、美系舰娘的原住民风格或牛仔风格等。
- 现代风格——即完全摒弃军事色彩和文化色彩,以现代化的时尚元素组成的时装秀式的服装。
有些装饰品和舰船没太大直接关系,比如军刀;也有些则能让人明显地联想到舰船,比如用锚做成的项链、耳环等。再者就是历史上养在舰船上的宠物。总的来说算是自由度高但份量不大的选配元素。装饰元素也可以紧密镶嵌在她们前面提及的其他元素当中,比如把舰装做成教堂模样的战舰少女:圣乔治。
装饰品也可以间接反映舰娘所处时代和文化、政治背景。如战舰少女:黎塞留佩戴的洛林十字架项链,是她在二战期间隶属于自由法国的证明之一。又如战舰少女:芝加哥的改前和改后形象分别携带着汤普森M1冲锋枪和M16突击步枪,前者是她诞生于40年代、参与二战的证明;后者是她在冷战期间继续服役的证明。再比如许多德系尤其是纳粹时期的舰娘都会装饰着铁十字,一方面既起到了身份声明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能规避万字符等带来的政治风险——也不排除把万字符变形的案例,比如战舰少女:俾斯麦的红圈套黑X。
舰娘主题的ACGN作品
以下作品按照发布时间排序
- 为工画堂工作室制作的萌系兵器娘战略游戏,亦可视为一美少女游戏
- 登场的被娘化的兵器包括德国Ju88轰炸机、虎式战车、3 号突击炮,日本天山舰载攻击机,苏联T-34 战车,美国F4F 野猫战斗机,英国剑鱼式攻击机、喷火式战斗机...等等。其中的舰娘的代表人物是雪风有唯一以人物命名的剧本《雪风篇》(2010年加入)与太平洋战争篇、欧洲篇、盟军篇并列。
- 此作品世界中的次世代神秘武装力量"雾之舰队"模仿20世纪人类战舰的外观,并且其中较为强大的角色均可产生自己的“心智模型(Mental Model)”,被认为具有自我人格以及人类女性的外在特征。小型舰都没有心智模型,只有雪风除外
- 是关于雪风号驱逐舰,后来改名为丹阳号驱逐舰的史料文献。
- 以军舰拟人化为主题的漫画,以「雪风」为中心展开的故事。
以上两部作品均为卡牌收集类对战游戏,一般也叫CLIKE游戏,主要对二战时期一些国家的军舰进行了拟人化形象创作。其中《舰队Collection》的舰娘角色具备完善的设定、性格特点以及语音台词等,并存有大量衍生的二次创作产物。《战舰少女》取材范围更广,游戏门槛更低,并有自创的特色小系统,但人设方面仍较为单薄,严重依赖玩家的二次创作。
- 《碧蓝航线》——2017年6月bilibili代理的战舰拟人即时海战手游。
与舰C相对,俗称舰B
- 《舰姬》——2017年7月由上海绿岸网络开发的战舰拟人策略养成游戏,安卓/iOS端运行(已停服)
- 《苍青幻影》——《战舰少女》的外传游戏,2018年9月8日开服,于2020年3月15日停服,坊间传言停服原因为主创团队集体离职。
- 《北洋海战棋》——2019年3月25日上架国内应用商店的一款战舰拟人世界观的战棋游戏,其中包含了其他战舰拟人游戏的梗。
- 《苍蓝誓约》——2019年7月16日由北京巴别时代开发和运营的一款3D战舰拟人即时海战手游,2022年4月9日简中服停服。
- 《黑潮:深海觉醒》——2020年10月15日由哔哩哔哩游戏旗下宅极电工作室开发的一款舰船拟人化海战策略手游,繁中服于2022年9月9日停服。
- 《Victory Belles》——由美国Black Chicken Studios开发的一部战舰拟人策略收集游戏,iOS网页双端运行。该企划于2016年启动,但游戏直至2023年2月才正式上线。
军事话题索引 |
---|
| 也可以看看:武器拟人 • 军事组织 • 战争记录 | | 散装的简易军事理论 |
---|
| 身份、兵种与头衔[# 1] | | | 战略与战术思想 | | | 战争 | | | 军队礼仪 | | | 军事技能与军队武术 | | | 兵器概念与知识 | | | 世界知名军队 | | | 特务、秘密警察 与情报机构
| |
| | | | 军事、兵器与流行文化 |
---|
| 常用语和 常见概念 | | | 军事梗 | 武器装备梗 | | | 势力阵营梗 | | | 名人名事梗 | | | 影视游戏 及小说梗 | | | 其他 | |
| | 亚文化现象 | | | 军事主题游戏 | | | 常见作品类型 | | | 相关创作者 | | | 相关ACGN现象 | | | 相关题材标签 | | | 现实的原型装备 | |
| | 军歌、军乐和军事宣传音乐[# 4]列表 |
---|
| 苏/俄 | | | 美国 | | | 中国 | | | 英国 | | | 德国 | | | 法国 | | | 芬兰 | | | 波兰/乌克兰 | | | 塞尔维亚/波黑塞族共和国 | | | 日本 | | | 朝鲜 | | | 叙利亚 | |
| | 注释栏 |
- ↑ 斜体标出的为尚处概念或幻想中的内容。
- ↑ 粗体标出的为尚处概念或幻想中的事物。
- ↑ 对有短柄/无柄变种的长柄武器,用斜体标出。
- ↑ 军事宣传音乐需用粗体标出。
|
|
萌与萌属性 |
---|
| | | | | 血缘关系、人际关系类 |
---|
| 【家庭、家族】 | | | 【学校、社会】 | | | 【恋人相关】 | | | 【人际组合】 | |
|
| | 相貌、体型特征类 |
---|
| 【发型】 | | | 【发色】 | | | 【瞳色】 | | | 【眼型】 | | | 【眼部/眉部】 | | | 【耳朵】 | | | 【脸部】 | | | 【口部】 | | | 【胸部】 | | | 【臂、手部】 | | | 【腰、腹部】 | | | 【腿、脚部】 | | | 【附属器官】 | | | 【皮肤】 | | | 【化妆】 | | | 【特殊】 | | | 【总体体型】 | | | 【复合型】 | |
|
| | 服装、饰品、着装状态类 |
---|
| 【服装】 | 【整体风格】 | | | 【上装】 | | | 【下装】 | | | 【内衣】 | | | 【内裤(底裤)】 | | | 【泳装】 | | | 【校服】 | |
| | 【帽子】 | | | 【眼镜】 | | | 【上肢】 | | | 【袜子】 | | | 【鞋子】 | | | 【饰品】 | | | 【裸装】 | | | 【特殊服饰】 | | | 【服饰搭配】 | |
|
| | 身份、职业、种族类 |
---|
| 【身份(职业)】 | 科技/教育 | | | 工业/手工业 | | | 文艺/娱乐 | | | 体育 | | | 卫生 | | | 商务/经营 | | | 交通 | | | 服务业 | | | 政/军/法 | | | 公共服务 | | | 社区/家政 | | | 宗教 | | | 综合/其他 | | | 架空职业 | |
| | 【身份(非职业)】 | 君主相关 | | | 豪贵相关 | | | 组织/团队 | | | 军事相关 | | | 违法相关 | | | 种族/地域/出身 | | | 架空相关 | | | 无业相关 | | | 形象相关 | | | 综合/其他 | | | 作品中地位 | |
| | 【校内身份&职业】 | | | 【种族】 | |
|
| | 武器、道具类 |
---|
| 【日常用具】 | | | 【文具】 | | | 【劳动工具】 | | | 【一般武器】 | | | 【体育用品】 | | | 【音乐用品】 | 拨弦乐器 | | | 拉弦乐器 | | | 木管乐器 | | | 铜管乐器 | | | 自由簧乐器 | | | 键盘乐器 | | | 打击乐器 | |
| | 【食物&饮品】 | | | 【辅助性工具&设备】 | | | 【其他道具】 | | | 【注】 | |
|
| | 语言、动作、表情类 |
---|
| 【语言/文字】 | | | 【行为动作】 | 综合行为 | | | 超自然行为 | | | 思想行为 | | | 毛发行为 | | | 头部/脸部/口部行为 | | | 胸部/躯干行为 | | | 手部/上肢行为 | | | 脚部/下肢行为 | | | 站姿 | | | 运动 | | | 休息行为 | | | 与他人互动行为 | |
| | 【肢体语言】 | | | 【礼节专题】 | | | 【表情】 | |
|
| | | | | | | | 更多拥有此萌属性的人物 |
|
注释与外部链接